娄农部〔2015〕1号
中共娄底市委农村工作部
娄底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农村工作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农办,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工作局,部机关各科室、各二级单位:
现将《201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5年4月13日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15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继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保持农业稳定增长,积极培育农业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三农”工作登上新台阶;总体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11.5%以上。
一、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抓好农业生产。稳定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治理耕地抛荒,着力抓好优质稻、杂交玉米和超级稻推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41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60万吨以上。继续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加强农情调度与灾情监测预警,认真落实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措施。促进发展现代养殖业。突出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落实、强化养殖户扶持措施,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生猪、肉牛出栏量分别增长3%、5%以上。切实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提高生态养殖率。积极调优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认真对接实施特色经作产业强县工程,突出培育“三黑一菌”等特色农业品牌,黑猪、黑牛出栏量分别增长5%、8%以上,黑茶产量突破1200吨,食用菌产量突破2.5万吨;大力发展优质蔬菜、油料、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稳定“菜篮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成果,加快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支持蔬菜标准园、集约化育苗场和专业基地建设。稳定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升油菜单产水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5万吨以上。开展蔬菜、水果、茶叶 “三品”提升行动。
2.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启动建设县级农产品加工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走上园区化、集群化发展路子;引导同质企业通过并购、股份、合作等模式以及引进农业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战略整合、集群集聚发展。扎实对接推进“百企”培育工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品牌,实现整合发展,强化优势农产品品牌创建,推进品牌整合。依托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各主导产业分别集中打造一个主导品牌,培植一批大企业、大集团,2015年力争新增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5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实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销售收入155亿元以上。积极培育基地,实现集约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创办一批品质优、规模适中的农业基地,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支持发展贮藏、保鲜、烘干、分等分级、包装和运销。建立以加定产模式,力争在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3.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生物质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农业农村旅游资源整合,促进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加大休闲农业标准制定和实施力度,促进休闲农业企业规范发展。积极对接省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环境好、产业优势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化的示范县市区(乡镇、村)、示范点。加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力争休闲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以上。
4.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对接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连锁店、专卖店和直销店,完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大力发展直销、物流配送、期货等现代物流。切实做好大宗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和基地参加中国中部农博会、湖南西部农博会、武陵山片区(湘西)农博会等各级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加大农业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力度。
5、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融城战略和“十三五”规划,科学调整产业布局,积极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农业集聚发展。2015年重点支持涟源市桥头河产业园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申报工作。
6、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认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健全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监管、检测、执法、标准化生产等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府负总责制度,强化优先病种防治,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属地管理责任,加快无害化收集处理机制和设施设备建设,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急处理。
7、强化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四水治理城市防洪、水源工程及生态修复等“十大工程”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保产增收能力。优化完善区域气象观测站网,调整布局,加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暴雨多发区布点,建立区域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更新升级机制。切实加强暴雨洪涝、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及地质灾害防治,抓好预防和提前避让。强化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和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整合国土、农业、财政的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和项目,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土壤改良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支持农机产业园区建设。落实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配套辅助设施的相关政策。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建设平安农机。2015年完成国家购机补助资金3500万元,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36万千瓦,农机机电产业年产值突破60亿元。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8、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总体部署,以示范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农村规划及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确保既有新村、又见新貌。继续支持冷水江市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2015年突出完成全市11个美丽乡村、376个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村,市级六大片区、60个新农村示范村的年度建设任务。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乡村传统风貌。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制止以“三集中”为名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
9、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建工作。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整治成果,结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试点示范,力争在2015年有800个村达到市里规定的示范标准,普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坚持城乡一体、建管并重,突出整治后村庄环境的日常管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扎实推进“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确保2015年完成人工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全民义务植物960万株,重点抓好长防林、退耕还林、油茶林、楠竹林、石漠化治理、矿区植被恢复、生物防火林带等工程造林,进一步推进联村建绿、绿色通道建设,加大“三边一区”绿化力度。
10.多层次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重点抓好可再生能源资源区划调查。建立娄底可再生能源资源区划基础数据库。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扎实完成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搞好项目储备,积极申报2015年农村能源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好1—2个中心服务站,充分发挥辐射功能。全市安排2—4次较大规模轮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农村沼气技工,稳定技工队伍,为全市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1、继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配套,抓好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人口,抓好农村低保、救济救灾、助残助学等民生工作。
12、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立足资源优势,引导县(市、区)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着力培育地方特色品牌。着力推进新化县文化旅游、双峰县农机制造、涟源市农副产品加工等全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建设。组织好2014年度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和2015年度的申报工作。
三、切实保障农村民生
13.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突出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和重点片区帮扶,强化精准扶贫,全面完成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在努力做到扶持对象、扶持项目、扶持措施、扶持资金“四个精准”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路径,切实强化保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2015年对全市52.5016万农村贫困人口认真加以识别并搞好建档立卡,跟踪动态管理,分期分批落实帮扶到户到人的措施,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进程,进一步加大全市精准扶贫力度。对574个贫困村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全市确保减少贫困人口9万人。全面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确保2015年移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14、切实抓好素质教育培训。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科〔2011〕57号)精神和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省农广校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五下乡”、举办田间课堂、发放资料等传统教育培训方式,结合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传媒和远程教育手段,广泛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突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主与农村大学生的培训与服务工作,举办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创业就业知识讲座,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点培养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15、认真落实惠农富农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快完善补贴对象数据库和项目库,规范资金发放程序。进一步完善粮食种植、农机具购置补贴办法,加大对养殖、种粮补贴发放的监管。
16、切实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加强减负责任制落实,继续保持减负工作高压态势,继续坚持层层签订减负责任书。加强一事一议项目方案审批、专项检查和审计,推动一事一议项目规范组织实施。启动文件发布、项目审核、项目管理、数据统计一体化的网络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强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农民建房领域等乱收费行为,加强对向村级组织乱收费的整治。加强重点监控,从2015年开始,对农民负担重点乡镇和重点部门实行重点监控,抓好违规问题的彻底整改,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加强减负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继续完善和落实减负惠农政策10项监管制度,重点落实好惠农补贴备案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特别是搞好年底减负惠农政策大检查,对违规问题严格督办查处。
四、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
17、推动农业发展体制创新。启动全市农场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市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
18、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
19、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整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出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流转公开市场和信息平台,制定落实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14〕61号、国办发〔2014〕71号文件精神,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网络与平台,加快完善县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等方面的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0、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制定撬动金融、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意见,扩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范围,建立农业补贴评估机制,探索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监管和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
21、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县级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担保试点。
五、大力提升农业农村法治水平
22.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并严格实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并向社会全面公开。强化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制度。
23.完善“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可再生能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方性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农药管理、蚕种管理、职业农民培育等地方立法进程。
24.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加强执法装备和能力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区域协作执法、联合执法,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农业农村领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25、抓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将6月份定为“建议提案集中办理月”,集中完成答复件起草、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征求等工作。
六、增强参谋服务能力
26.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履行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组织、协调职责,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做好市直农口部门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市直涉农部门的沟通,协调指导县(市、区)“三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三农”新闻宣传和信息舆情管理。
27.提高调研水平。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社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调查研究与信息管理制度》,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重点抓好农民增收、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自身建设等课题调研。认真总结“十二五”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绩,高质量编制好全市“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及本部机关各科室、各二级单位要分工协作,结合工作实际各有侧重确定调研课题,深入调查研究。要讲究调研方法,注重调研实效,提高调研质量,力求调研成果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层面。
28.转变工作方式。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转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统筹谋划“三农”工作,既注重抓农业生产,又注重抓农村发展;既注重抓生产力提升,又注重抓生产关系调整优化;既注重单位内部融合,又注重与外部沟通协调。注重将项目实施与产业发展、政策惠农、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动农业农村工作。
29.强化机关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机关制度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责任,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力。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文化建设。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严格机关经费管理,抓好机关政务服务、文电办理、后勤保障、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人事、宣传、老干、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工作,建设风清气正、廉洁务实、高效有序的机关。